1、 套娃
套娃玩具。
套娃时培养孩子按顺序拆装的玩具。大人在示范的基础上,让孩子用心专注地拆装好,训练孩子懂得大小顺序、前后顺序,让孩子在操作中体会到一个比一个大。安装时先从小的开始,才能一个一个装进去。装进去后前后要对好,宝宝才能漂亮。培养孩子空间感知能力,为识数和几何图形打下基础。
2、 双脚夹球走
让孩子坐在地垫上,两脚夹住一个球,用双手撑在地上,先把腿伸直,然后身体靠手的力量向前移动,使膝盖弯曲起来。在伸直腿,再移动身体一次,膝盖伸屈,让球随着向前。在孩子理解夹球的动作后,可让孩子站起来,夹球向前一步步跳,不让球掉下来。培养孩子运动技能和对身体的控制力。
3、 猜猜看
用一些孩子常见的生活用品和玩具,如:杯子、勺子、碗、筷子、小球、电话机、鞋、袜子、让孩子蒙上眼睛,用手去感觉这些物品,并说出它们的名字。先猜一两种,慢慢增加,直到都能摸出来,说出来,再换其他物品,训练孩子触觉和记忆力,也增加词汇。
4、 交通信号灯
三只手电筒,分别用红、绿、黄纸包起来。把舍内的灯关掉,窗帘拉上,让手电筒的灯光能看见,先让孩子认三种颜色,告诉孩子,在大街上行驶时交通道口的红灯。绿灯、黄灯分别表示什么意思。让孩子时间,划出一条横道线,三个手电筒准备好,红灯亮时,让孩子们停住,不能过马路;绿灯亮时,才能穿过马路;黄灯亮时,时让孩子原地踏步。在孩子们熟悉后,可以用纸箱做车子,让孩子们开起来。注意什么时候该开,什么时候该停。反复练习,让孩子动的过马路看交通灯,知道交通信号对我们行人的警示作用,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。
5、 树叶找相同
用3-4种树叶,让孩子在树叶中区识别去找出相同的树叶。教会孩子从树叶的形状、叶子的厚薄、大小、颜色上去区别,让孩子认识树叶的不同特征,多看多向,增加孩子对树叶的感性认识,为认识自然界打基础。(也可以带孩子到公园去认识树和树叶)。
6、 袋鼠跳
用麻布口袋做成袋子,大小能装进孩子身体为合适,上面齐孩子腋下,两边钉上两根绳子,大人的手可以提住绳子,协助孩子一起跳。孩子站进麻袋,手拉在前面,大人先站在孩子后面,提着两边的绳子协助孩子。在孩子会跳后放手,让孩子双脚并拢,一步步向前跳动(3岁的孩子能双脚并拢跳一段距离)。锻炼孩子的弹跳能力和向前跳时掌控身体的平衡。
7、 做风车
给孩子一只筷子,一根大头针,一张方形的纸,一把剪刀和一瓶固体浆糊,和孩子一起做风车。
在折的过程中,要仔细给孩子示范,和孩子一起动手,风车做好后,用打头阵钉在筷子上,吹吹看。做的过程中注意大头针和剪刀的安全使用。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发展手指动作的灵活性,加快手指变化,促进思维发展。
8、 保护身体
两幅身穿泳装的男孩、女孩画(男孩小短裤,女孩三点式)。
对画上泳装部分,告诉孩子:“这是不能让人摸得部分”。让孩子直至自己身体的部位,那些地方时不准别人摸的。如果不时爸爸妈妈,不是为孩子洗澡的爷爷奶奶,摸了这些地方要告诉妈妈。保护好自己的身体。还要告诉孩子如果摔跤时,两只手要很快地抱住后脑部位,以免后脑碰上,告诉孩子一些生活小常识。
9、 我是售货员
用常识的广告宣传纸,和孩子一同将上面所有的物品剪下来,摆在桌子上或贴在墙上,各种各样、琳琅满目。也可以分类放置。让孩子当售货员,大人去买东西,每买一样东西都付给孩子钱。让孩子在卖商品中学习一些词汇,学习交易手段,学习商品的名称。
10、 镜子亮晶晶
那一面很脏的小镜子给孩子,再给孩子几块小棉球,一点牙膏。让孩子挤一点牙膏在镜子上,用棉花球沾上牙膏擦镜子。看看擦过的地方和没有擦的地方有什么不同。告诉孩子擦一遍后,可换一个棉球再沾上牙膏,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安顺序擦。也可以让孩子吹一口气,试试用棉花去擦。完全擦好后,让孩子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多漂亮。擦镜子使孩子体会劳动带来的成果,劳动带来的快乐,同时初步建立顺序概念,让孩子动的遵循顺序就会把镜子擦得非常干净。